焦點股份

發佈時間: 2020-06-03 11:01:55

美團點評:疫情影響對公司有利有弊 供給端改善有望使毛利提升


整體資料

2020Q1,美團總收入由2019年同期的人民幣192億元減至人民幣168億元,同比下降12.6%;經營虧損由人民幣13億元同比擴大至人民幣17億元,經營利潤率由負6.8%減至負10.2%;經調整EBITDA及經調整虧損淨額分別為正值人民幣41.3百萬元及負值人民幣216.3百萬元;經營現金流量由2019Q4的正值人民幣31億元轉為2020 Q1的負值人民幣50億元。

公司業績同比下滑主要在於一季度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自20201月下旬以來,COVID-19疫情對公司包括餐飲、酒店及其他本地生活服務等商家的日常營運造成了嚴重影響,繼而對公司2020 Q1業務造成下行壓力。2020年餘下時間,預計包括持續的疫情預防措施、消費者對線下消費活動的信心不足以及商家關閉的風險等因素將繼續對公司的業務表現產生潛在影響。


 

主要財務指標及相關預測

                                                單位:百萬人民幣

關鍵指標

2018A

2019A

2020E

2021E

2022E

營業總收入(百萬)

65227.28

97528.53

111971.61

159175.22

208472.24

      增長率(%)

92.25

49.52

14.81

42.16

30.97

歸母淨利潤(百萬)

-115477.17

2238.77

1128.35

11632.72

18940.1

      增長率(%)

-510.45

101.94

-49.6

930.95

62.82

EPS(稀釋)

-42.4

0.38

0.19

2

3.25

ROE(攤薄)(%)

-133.49

2.43

1.09

10.03

17.61

PE

-1.83

236.78

659.59

63.98

39.29

PEG

0

2.32

-13.3

0.07

0.63

資料來源:Wind



 

餐飲外賣

2020Q1,餐飲外賣業務收入同比減少11.4%至人民幣95億元,其中,佣金收入人民幣86億元,同比減少13.7%,線上行銷服務收入人民幣919.5百萬元,同比增長20.9%。期內錄得經營虧損人民幣70.9百萬元,而2019Q4則錄得經營溢利人民幣482.8百萬元,經營利潤率由正值3.1%轉為負值0.7%。同期,餐飲外賣業務的交易金額同比減少5.4%至人民幣715億元,日均餐飲外賣交易筆數同比減少18.2%15.1百萬筆,每筆餐飲外賣業務訂單的平均價值同比增長14.4%,餐飲外賣業務的變現率由2019年同期的14.2%降至13.3%

2020Q1,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餐飲外賣業務在供給端及需求端均受到嚴峻挑戰。尤其是自2020120日至2020220日,地方政府發佈了嚴格的控制措施,導致服務供給側短缺及餐飲外賣業務的訂單量急劇下跌。隨著全國各地有序復工,餐飲商家開始恢復營業,消費者的需求亦逐漸恢復,但訂單量在3月底前仍未完全恢復到正常水準。

COVID-19疫情對短期帶來顯著負面影響,但對長期也存在積極作用。一是進一步加速了使用者消費行為的培養,培養了目標潛在消費群體;二是消費者對高價食品類別的偏好不斷增加,更多的消費者使用外賣服務消費正餐;三是以往並無提供或提供非常有限度外賣服務的高級餐廳、高評價餐廳、連鎖餐廳、黑珍珠餐廳及五星級酒店餐廳上線了外賣業務,長遠來看,這些餐館的參與增加了平臺上高品質的供給。

到店酒店及旅遊

2020Q1,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1.1%至人民幣31億元,其中,佣金收入人民幣11.97億,同比減少50.64%,線上行銷服務收入人民幣18.87億,同比減少8.2%。經營溢利人民幣680.2百萬元,同比下降57.3%,環比下降70.8%,經營利潤率22.0%,同比下降13.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4.7個百分點。

疫情期間,與餐飲外賣分部相比,到店業務面對更嚴峻的挑戰,並且該分部的恢復明顯落後於餐飲外賣分部。由於大多數到店服務類別被歸類為非剛需或娛樂相關服務,通常涉及與他人及╱或大量群眾的密切接觸,由於消費者對衛生安全的顧慮及地方政府的限制,供需兩側於2020Q1均保持低位。因此,佣金收入同比和環比分別大幅下降50.6%62.6%。此外,到店商家線上行銷的需求也受到了疫情的嚴重影響,尤其點擊付費類線上行銷產品的銷售受到了阻力,相比之下,訂閱類線上行銷服務收入所受影響較小,使線上行銷服務收入同比下降8.2%,環比下降39.8%

新業務及其他

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長4.9%2020Q1的人民幣42億元,這一部分增長,主要是美團閃購及小額貸款業務收入增加所致,其中,傭金收入10.39億元,同比增長26.86%,其他服務及銷售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人民幣30.71億,去年同期收入人民幣31.13億,基本持平。

按季計算,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經營虧損由2019Q4的人民幣13億元擴大3.4%2020Q1的人民幣14億元,經營利潤率由2019Q4的負值21.7%擴大至2020Q1的負值32.7%,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經營虧損同比收窄,經營利潤率改善了32.3個百分點。疫情期間,公司大部分新業務都受到嚴重干擾,包括共用單車服務、網約車服務及B2B餐飲供應鏈服務。

成本及開支

2020Q1,公司銷售成本由去年人民幣141億下滑至今年人民幣116億元,同比減少18.1%,占總收入的69%,去年同期占比73.6%。金額減少的主要原因在於:疫情期間業務量的減少,導致餐飲外賣騎手成本減少了人民幣15億元,網約車司機相關成本減少人民幣5億元;公司共用單車服務相關成本減少人民幣10億元(主要是由於單車折舊大幅減少)。佔收入百分比下降主要在於餐飲外賣分部的毛利率提高,單車折舊減少,以及公司新業務的收入組合變化。

公司銷售及行銷開支由2019年同期的人民幣37億元減少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32億元,佔總收入百分比則由19.3%降至19.1%。該金額減少主要原因在於由於疫情期間交易量的減少使公司餐飲外賣及酒店預訂業務的補貼減少,從而使交易使用者激勵減少人民幣359.6百萬元。

由於僱員福利開支增加,公司的研發開支由2019年同期的人民幣20億元增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23億元,佔收入百分比則由10.6%增至13.7%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1)公司是疫情期間受影響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幾乎對公司各個業務均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2)大陸疫情已經基本控制,餐飲外賣業務和新業務預計將更快恢復,但鑒於疫情對經濟活動的長效影響,預計餐飲業務和新業務仍將需要較長時間才會完全恢復到疫情前收入狀態;

3)到店及酒旅業務之恢復預計將比餐飲外賣和新業務較慢,一是到店及旅遊本身是非剛需,二是旅遊本身恢復時間較餐飲類更晚;
4)阿里對本地生活服務的「更加重視」,預計將使競爭更加激烈。但鑒於公司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之龍頭地位,以及疫情期間對消費者習慣的培養,樂觀繼續看好公司在本地生活服務的競爭優勢;

5)疫情期間,高品質餐廳的加入,將有助於公司餐飲外賣業務毛利率的提升;

6)隨著公司各項業務恢復,公司開支將顯著增加。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預測2020/2021/2022公司歸母淨利潤11.28/116.32/189.40億,EPS分別為0.19/2.00/3.25,給與「增持」評級,目標價由105元上調至147港元/股。

風險提示

    疫情對2020年業績影響超出預期;

    疫情對經濟環境長期影響超出預期;

    同業競爭加劇;

    成本上升;

    其他方面風險。


 

附:美團點評財務摘要


2020E

2020一季報

2019A

2018A

2017A

2016A

總營業收入

111,971.61

17,153.33

97,568.46

65,227.28

33,927.99

12,992.53

同比(%)

--

-12.62

49.52

92.25

161.22

223.17

營業利潤

1,450.93

-969.73

756.63

-13,679.86

-4,510.87

-6,480.73

同比(%)

--

31.03

105.65

-203.26

30.4

23.47

淨利潤

1,128.35

-1,578.34

2,238.77

-115,477.17

-18,916.62

-5,789.90

同比(%)

-49.6

-10.24

101.94

-510.45

-226.72

44.96

EBIT

438.67

--

756.63

-13,679.86

-4,510.87

-6,480.73

EBITDA

5,897.80

--

5,602.43

-8,313.06

-3,666.55

-5,894.93

總資產

--

123,205.06

132,012.92

120,661.51

83,634.16

51,716.56

總負債

--

31,215.23

39,958.52

34,151.74

124,135.54

77,291.91

普通股權益

--

92,048.82

92,112.45

86,504.33

-40,559.12

-25,622.39

股東權益合計

--

91,989.83

92,054.39

86,509.77

-40,501.38

-25,575.35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

--

5,574.22

-9,179.82

-310.2

-1,918.02

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

--

-10,174.02

-23,438.69

-15,157.09

-9,556.78

資本支出

--

--

3,001.74

2,279.96

745.93

355.63

籌資活動現金流量

--

--

1,114.27

29,295.29

25,507.78

3,805.22

現金淨流量

--

--

-3,647.51

-2,365.15

10,032.26

-7,427.75

銷售毛利率(%)

--

31.02

33.14

23.16

36.02

45.74

銷售淨利率(%)

--

-9.21

2.29

-177.06

-55.97

-44.6

EBIT Margin(%)

--

-9.6

3.01

-177.02

-55.81

-81.82

EBITDA Margin(%)

--

--

7.98

-168.79

-53.32

-77.32

ROE(攤薄)(%)

1.09

-1.71

2.43

-133.49

46.64

22.6

ROA(%)

1.65

-1.24

1.77

-113.05

-27.95

-12.24

資產負債率(%)

--

25.34

30.27

28.3

148.43

149.45

資產周轉率()

--

0.13

0.77

0.64

0.5

0.27

流動比率

--

2.58

2.24

2.3

2.65

1.89

速動比率

--

2.57

2.24

2.29

2.65

1.89

資料來源:Wind

 

 

投資評級說明:

買入:預期未來612個月內上漲幅度在15%以上;

增持:預期未來612個月內上漲幅度在5%15%

中性:預期未來612個月內變動幅度在-5%5%

減持:預期未來612個月內下跌幅度在5%以上。

 

免責聲明及披露

分析員聲明

負責撰寫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之分析員,就本報告所提及的證券及其發行人做出以下聲明:(1)發表於本報告的觀點準確地反映有關於他們個人對所提及的證券及其發行人的觀點;(2)他們的薪酬在過往、現在和將來與發表在報告上的觀點並無直接或間接關係。此外,分析員確認,無論是他們本人還是他們的關聯人士(按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操作守則的相關定義)(1)並沒有在發表研究報告30日前處置或買賣該證券;(2)不會在發表報告3個工作日內處置或買賣本報告中提及的該證券;(3)沒有在有關香港上市公司內任職高級人員;(4)並沒有持有有關證券的任何權益。

重要披露

本報告內所提及的任何投資都可能涉及相當大的風險。報告所載資料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艾德證券期貨不提供任何針對個人的投資建議。本報告沒有把任何人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特殊需求考慮進去。而過去的表現亦不代表未來的表現,實際情況可能和報告中所載的大不相同。本報告中所提及的投資價值或回報存在不確定性及難以保證,並可能會受目標資產表現以及其他市場因素影響。艾德證券期貨建議投資者應該獨立評估投資和策略,並鼓勵投資者諮詢專業財務顧問以便作出投資決定。本報告包含的任何資訊由艾德證券期貨編寫,僅為本公司及其關聯機構的特定客戶和其他專業人士提供的參考資料。報告中的資訊或所表達的意見皆不可作為或被視為證券出售要約或證券買賣的邀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方面的最終操作建議,本公司及其雇員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作出任何擔保。我們不對因依賴本報告所載資料採取任何行動而引致之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錯誤、疏忽、違約、不謹慎或各類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的法律責任。任何使用本報告資訊所作的投資決定完全由投資者自己承擔風險。本報告基於我們認為可靠且已經公開的資訊,我們力求但不擔保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預測均反映報告初次公開發佈時的判斷,可能會隨時調整,且不承諾作出任何相關變更的通知。本公司可發佈其它與本報告所載資料及/或結論不一致的報告。這些報告均反映報告編寫時不同的假設、觀點及分析方法。客戶應該小心注意本報告中所提及的前瞻性預測和實際情況可能有顯著區別,唯我們已合理、謹慎地確保預測所用的假設基礎是公平、合理。艾德證券期貨可能採取與報告中建議及/或觀點不一致的立場或投資決定。本公司或其附屬關聯機構可能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並不時自行及/或代表其客戶進行交易或持有該等證券的權益,還可能與這些公司具有其他相關業務聯繫。因此,投資者應注意本報告可能存在的客觀性及利益衝突的情況,本公司將不會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於未經本公司書面授權的情況下,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轉售、轉發及或向特定讀者以外的人士傳閱,否則有可能觸犯相關證券法規。  




查看完整投資分析
近期個股投資內參
立即查看
Eddid Securities and Futures Official Website Update

Aligning with our business developments, Eddid Securities and Futures has updated the official website from today (Dec 15, 2022). Please click eddid.com.hk/sf or eddidsfl.com to visit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Eddid Securities and Futures.

For any enquiries, please contact +852 2655 0338 or send email to cshk@eddidsec.com or cs@eddidsec.com. Thank you.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