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的3個月之後推出了股指熔斷機制,分別設置了7%,13%,20%三檔市場下跌熔斷。在之後的美股市場中,僅在1997年10月27日真正觸發史上第一次熔斷,道瓊斯工業指數暴跌7.18%,收於7161.15點,創下自1915年以來最大跌幅。然而2020年3月,因受疫情和原油利空影響,美股十日內出現了三次熔斷,投資者再次見證歷史。
其實所謂的熔斷機制,也就是當標的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候,交易所為了控制風險而採取的暫停交易措施。而在前不久,港交所宣佈自2020年5月11日起,將落實優化“市場波動調節機制”首階段調整。有許多投資者可能會把該市調機制認為是熔斷機制,究竟兩者有何分別?市調機制又如何作用於資本市場中?
港股也有“熔斷機制”?
2020年5月11日起,香港交易所將落實優化“市場波動調節機制”首階段調整!
市場波動調節機制(市調機制),即相對其五分鐘前最後成交價,適用證券的成交價格偏離超過預定百分比,就會觸發五分鐘“冷靜期”。
許多網友把市調機制稱為港版的“熔斷機制”,但兩者並不相同。例如,在證券市場,港股的市調機制針對的是個股而非指數,調整後還引入了分層式觸發門檻。
不是漲跌停
市調機制不是限制證券每天的價格漲跌,而是一種保護機制,可降低關聯產品造成的系統性風險。
不會暫停交易
冷靜期內不會暫停交易,證券可以在指定的價格範圍內交易,防止因交易事故引發的極端價格波動。
涵蓋產品
證券市場:原來只適用於恒指及恒生國企指數成分股。5月11日實施首階段優化措施後,其涵蓋範圍擴至恒生綜合大型股、中型股及小型股指數成份股,股票數目近500隻。
衍生產品市場:只適用於以恒指或恒生國企指數為相關指數的現月及下月合約月份。
分層觸發
不同證券的觸發門檻不一樣。首階段調整後:
恒指綜合大型股指數成分股±10%
恒指綜合大型股指數成分股±15%
恒指綜合小型股指數成分股±20%
適用時段
市調機制適用於早市、午市,但早市、午市首15分鐘,及午市最後15分鐘不設冷靜期。
*在半日交易的情況下,上午持續交易時段的開始及最後15分鐘不設冷靜期。
每個市調機制產品在同一天的單一交易時段內,最多只會被觸發1次冷靜期(即早市、午市各一次)。
總的來說,市調機制旨在緩和自動化交易引致的極端價格波動,有助提醒市場讓參與者於短暫冷靜期內重新評估其策略和持倉,並調整投資決策。
學習投資入門知識,盡在艾德投資課堂。
作者:艾德證券期貨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佈給閣下的資料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它資訊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槓桿,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佈者自己的分析。艾德證券期貨及發佈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佈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佈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佈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證券期貨及發佈者不承擔任何責任。